首页 > 金融服务 > 地方金融

资管行业需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

2021-12-06 09:28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李珮 浏览击量:

11月的最后一天,《保险集团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公布并施行。《办法》从多个方面针对推动保险集团公司聚焦保险主业,加强股权投资管理,规范经营行为,防范行业风险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明确在准入、公司治理、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监管范围。由此可以看出,规范是贯穿保险业乃至整个金融行业发展的“主旋律”,金融监管将促进包括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在内的资管行业迈入规范有序的发展新阶段。

作为近年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各金融行业广泛参与的金融服务细分领域,资管行业迅速发展壮大,据市场机构测算,行业整体规模已达百万亿元级。在行业快速扩张的发展初期,因资产管理业务跨越了不同金融市场和各类机构,行业出现了嵌套投资、期限错配、监管套利等违规问题,交叉领域的矛盾集中爆发,风险不断积累,严重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有鉴于此,如何稳妥推进资管行业平稳运行,在快速发展中保证发展规范成为重中之重。

自2018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出台后,一系列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资管行业也逐步走向正轨。金融机构以实体经济需求为根本,持续聚焦主责主业,明确自身定位,深化转型发展,注重精耕细作,行业健康度不断提升,发展势头保持良好。

在市场份额上,资管行业结构深度调整,信托规模收缩,基金资管、保险资管快速扩张。从数据上看,2021年三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为24.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0%;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信托资产管理余额为20.4万亿元,同比下降2.0%;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达到63.7万亿元。具体从信托行业的规模变化看,信托公司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清理通道业务与非标资金池业务、推动不合规信托业务的整改,自2017年四季度以来,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单一资金信托规模及占比逐年下降,2021年至今的同比降幅超过20%。

在业务结构调整上,近年来,在各资管子行业发展中,转型二字是关键,主旨则在回归本源、突出主业上。“十三五”之初,万能险乱象、险资举牌等一系列事件给保险行业声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彼时经历高速增长的保险业,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与风险逐步暴露,整治乱象的行动也由此拉开大幕。事实上,包括保险、信托、证券业都经历了治乱象、补短板的强监管、严监管。总体看,监管部门的初衷就是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还原保险、信托等资管行业的本来面目,让其回归本源,为民服务、为实体经济护航。

可以看到,经过近几年的“强身健体”,行业转型成效显著,保险业前三季度累计赔付支出1.2万亿元,同比增长17.9%,社会“稳定器”作用进一步显现;从综合实力看,自2017年我国保费规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保险大国以来,一直保持至今;截至2021年三季度,信托业务收入占比为72.5%,这一主业收入成为信托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且继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据市场机构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在上市券商的经纪、投行、资管、自营投资收益、利息收入五大主营业务中,券商资管业务收入同比增幅最高,达到了24.6%。

归根到底,监管和规范是为了使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资管行业的规范发展不仅事关投资者的切身权益,更关系到金融市场的稳定。此次《办法》的出台,也敲响了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倒计时的钟声。金融机构需要在当前外部严监管、内部强转型的局面下,顺利完成资管新规要求的转型目标。

而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行业规范发展步伐的停止。在规范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规范。资管行业应抓住“十四五”时期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方面发展机遇的同时,持续推进内部机制变革,加强体系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将规范摆在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保持自身健康平稳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做好新时代的“赶考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